English

就环境与资源问题接受采访

曲格平等三位人大代表
2001-03-10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黄庭钧、崔砺金、沈路涛 我有话说

据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黄庭钧、崔砺金、沈路涛)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下午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高级顾问曲格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林业科学院ABT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就环境与资源保护等问题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

在回答记者关于“九五”环境总体评价的提问时,曲格平说,“九五”期间,本届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办了四件大事:一是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把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设摆上了重要议程,加大投入建设堤防,建成堤坝16000多公里,有236座城市的防洪设施达到标准要求;二是断然采取措施,禁止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对天然林的采伐;三是在西部大开发中,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了首位,并推动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积极务实政策;四是在全国广泛开展了防治环境污染工作,并对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北京等地进行了重点治理。

在谈到环境保护立法方面的情况时,曲格平说,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近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防洪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并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作了重大修改,已初步建立起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框架。目前正在着手进行起草和制定的有环境影响评价法、防沙治沙法、清洁生产法等多部法律。

当记者问到对当前中国环境形势如何评估时,曲格平说,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承受着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生态安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控制,近一半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多数城市空气污染超标,部分地区酸雨危害严重;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仍在发展,水土流失治理进展缓慢,沙漠化扩张的势头日益加剧。

展望“十五”环保前景,通过实施“十五”计划,我国生态环境将在两个方面得到显著进展:在城市环境控制方面,大中城市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将按功能区达到国家标准。在自然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中西部地区通过5—10年的建设,在退耕还林还草方面会有一个突破性进展,西南地区将有很大改善。水短缺加上污染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十五”工作重点应把“水”放在突出位置。

曲格平、王涛在回答关于沙尘暴问题时说,北京沙尘暴来源于境内和境外。风沙自古就有,这些年频率越来越快。有些是自然原因如地形、气候造成的,有些则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全国人大环资委等单位已将防沙治沙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以制止生态的进一步恶化。

曲格平、孙鸿烈在回答记者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时说,南水北调总体上会给北方的生态环境带来好处。目前南水北调总体上还处在论证阶段,最大的课题就是考虑如何保护生态。南水北调总体思路就是朱基总理所提出的:“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供水;先环保,后用水”,如果做到这一点,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位代表还分别就记者提出的其他问题作了回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